病案举例:
【例一】 蔡X X,男,42岁,福建省委干部,1986年6月12日初诊。自诉:头晕头痛,夜寐失眠,口干喜伙,睡眠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,但梦多,血压长期不稳定,140~170/90~98毫米汞柱之间,小便赤少,大便溏薄,食欲不振,舌质淡苔微黄,脉细数,西医诊断为高血压。中医辨证为阴虚阴亏,痰热上扰所致,治宜补养肝肾,养心除烦,清热化瘀为主。处方:秦艽9克,甘菊花(后入)6克,怀牛膝9克,枯黄芩9克,熟地黄20克,结云苓9克,煮半夏6克,蜜枣仁9克,盐枳壳4克,新竹茹9克,山栀子9克,肥知母9克,淡豆豉9克,七剂。
二诊(6月26日):服后,头晕头痛已平,能寐,午睡亦能入寐,大便正常,血压降至118/88毫米汞柱,苔微黄,边有齿印,脉沉细,脉博80毫米/分。从上方去淡豆豉、枳壳、新竹茹,加夏枯草12克,甘草4克,再进七剂。服药后血压120/80毫米汞柱,头晕已平,食寐正常。
按:本案系阴虚阴亏,痰热上扰所致,证见:虚烦不眠,头晕目眩,血压偏高等证,治宜平肝补肾,养心除烦,清热化痰,方从补肾平肝汤合酸枣仁汤、温胆汤加减。方中熟地、怀膝、秦艽滋补肝肾之阴;菊花、山栀、枳壳平肝泻火;枯苓、竹茹、云苓清热化痰;山栀、豆豉合而为栀子豉汤清热除烦,蜜枣仁补心合茯苓宁神;知母清热除烦,有养血安神,清热除烦之效。二诊时去竹茹、枳壳、淡豆豉,加夏枯草,意在痰热已清,血压不稳之故也。七剂之后,血压正常,诸证悉平,身体健复,未见复发。
【例二】 林X X,女,72岁,1982年10月15日初诊。患者高血压10多年,经常头痛,头晕,易感冒,近来头晕头疼较剧,伴肩背疼楚,肠鸣,口和,食欲无味,大便溏,小便正常,今晨测血压220/130毫米汞柱,舌淡苔薄,脉细弦,西医诊断高血压。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,兼有脾弱,治宜补肝滋肾,兼以健脾为主,方以平肝补肾汤去夏枯草、枯芩、秦艽、京丹参,加茯苓、白术、甘草。处方:桑寄生12克,云苓10克,女贞子10克,旱莲草10克,珍珠母(先煎)24克,杭白芍9克,怀牛膝10克,甘菊花5克,漂白术6克,甘草梢3克,三剂。
二诊(1982年10月18日):药后,血压降至170/80毫米汞柱,头晕头痛已大减,现太阳穴疼,打喷嚏肩背疼痛,口干不欲饮,纳少,嗳气,小便正常,舌淡少苔,脉细弦。再以解表兼以降压。处方:柴胡,前胡各10克,粉甘草5克,荆芥、防风各6克,桔梗6克,云苓10克,半夏6克,杭白芍6克,冬桑叶6克,甘菊花6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