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)减味桂枝汤
如桂枝去芍药汤,本方即桂枝汤去芍药,治疗太阳病下之后脉促,胸满之症,临床用于心脏病伴发胸满,短气,咳嗽等症。
(3)加减桂枝汤
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服桂枝汤,或下之,仍头项强痛,翕翕发热,无汗、心下满微痛,小便不利之症。还用此方治疗“心悸”与“水痞”,腹诊时有腹肌痞挛的有效。
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,治火劫迫汗,心胸阳虚,促使痰水之邪上迷心窍,发为惊狂卧起不安等症。临床上用治精神分裂症有效。
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,治疗太阳病,下之后脉促胸满,而又有阳虚恶寒等症,治疗心胸阳虚,寒邪凝滞的胸痹,亦有效。
3.对桂枝汤的认识和运用
清代医家王晋三在《伤寒论古方通》里说:“桂枝汤,和 方之祖,故列于首”。姜国伊在阐述桂枝汤各味药物的作用时指出:“此仲师第一补正方也”。王琦、铁君二人总结叶天士运用桂枝汤及类方时认为,叶天士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范围很广,如虚人外感、咳嗽、痰饮、痹痛、冲气、动悸等,常随症投之。有作调和营卫,发散风寒之用;有作通阳制水,化痰涤饮之施;有温通经脉而设,有取温肾平冲之力,同时还总结了小建中汤治疗虚劳,炙甘草汤治阳虚。金寿山说:“所谓甘温除热之方,首推桂枝(汤)。其次,损其心者,调其营卫,为治五损之一法。因此,以桂枝汤为基础,加减用药可用于治虚劳”。万友生谈到运用桂枝汤的经验时说:“我在临床上诊治风寒感冒的太阳表虚证,在辨证上主要抓住体质素虚易感和脉象浮缓虚弱这两点,至于汗的有无,只能作为参考,不足凭以为断。这就是说,只要具备上述二点,即使是无汗的,也可以用桂枝汤取效”。王孟英说:“改错所云者,仍湿热症也,若风寒伤卫,岂可不遵仲景之法而不用桂枝汤”,由此看出桂枝汤皆为历代医家所重用的。可是近人多谓近世无桂枝症,或谓古方不可治今病,真是未解《伤寒论》之故。
本方临床运用很广,归纳其作用,有三大治法。一是“汗”法;二是“和”法;三是“补”法。
(1)汗法
大多数医家都认为桂枝汤是列为“汗”法范畴,因为它有解肌发汗的作用。因此,在临床中本方治疗感冒证是常用之方。
例1:许叔微治其乡人吴得甫,得伤寒,身热,自汗,恶风,鼻出涕,脉关上浮,关以下弱,此桂枝证也,仲景法中第一方,而世人不研耳,使服之,一啜而微汗解,翌日诸症顿除。
例2:李某,女,16岁,1980年7月16日初诊。前月患“感冒”,发热,经用解热镇痛和抗生素类药物,体温降低,但低热不除,已20多天,某医投以清热解毒中药,服2剂未效。现症:时有头痛,微恶风,动则汗出,倦怠乏力,纳食不佳,二便正常,面色萎黄,精神萎靡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寸浮缓,尺微弱。此乃外感,邪未尽解,邪恋肌腠,致使营卫不和而热。治宜解肌退热法。处方:桂枝10克,白芍15克,甘草10克,生姜6克,大枣3枚,煎服,2剂。服1剂后热退,2剂后诸症悉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