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
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肝癌居男性的第7位,女性的第9位,在西、中和东非肝癌是主要恶性肿瘤,在南非和东南亚是居第2位的常见恶性肿瘤,但在欧美大部分地区、北非和中东部是罕见肿瘤。在我国多见于东南沿海。1990年我国肝癌发病率统计,城市为第3位,农村为第2位。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,其中男性8万,女性3万,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%。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有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、黄曲霉素和饮水污染等。如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住院肝癌病人中的HBsAg阳性率达69.1%(685/992)。病毒性肝炎我国以乙型为主,原苏联则丁型甚多。通常,发病率越高的地区肝癌病人的年龄越低,如非洲约30~40岁,我国40~50岁,美国55~65岁,同时男性比例也较高。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,起病隐匿,发展迅速,来就诊者90%以上是中晚期病人。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为主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60~1986年收治298例,其中297例属中晚期。有病理确诊的136例中,肝细胞癌131例,胆管细胞癌5例。我国肝细胞癌(HCC)与HBV的关系密切。亚临床肝癌分析见85%伴肝硬化。我国亚临床肝癌中约63%有肝炎史,肝炎史的中位时间为10年,即通常肝癌在第1次感染HBV后10年发生,通过母婴传播成为HBV携带者则更长。目前认为HCC有一相对较长的自然病程,至少2年以上。
肝细胞癌本身的自然病程:
早期亚临床期:中位时间约10个月,仅AFP轻度增高,肿瘤长至1~2cm所需时间。
亚临床期(Ⅰ期):即亚临床肝癌诊断成立至症状出现,约8~9个月。约90%可获得早期肿瘤切除,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%~70%,而2cm及以下的5年生存率达90%。
中期(Ⅱ期):指由症状与体征出现至黄疸、腹水、远处转移出现,约4个月。肿瘤直径已达9~10cm,门静脉支内已有癌栓,此期20%左右有切除可能,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20%。
晚期(Ⅲ期):指黄疸、腹水,或远处转移的出现至死亡,仅约2个月。此期已缺乏有效延长病人生命的治疗办法。
【临床表现】
肝痛、纳差、乏力、消瘦、发热、黄疸等为肝癌的常见症状,但这些大多已属中晚期症状。
肝痛:可由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张力增加,或包膜下癌结节破裂,或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等所致,分别表现为持续性钝痛,呼吸时加重的肝痛和急腹痛。
纳差:常因肝功能损害,肿瘤压迫胃肠道等所致。腹胀则可因肿瘤巨大、腹水以及肝功能障碍引起。
乏力、消瘦:可由恶性肿瘤的代谢产物与进食少等引起,严重者可出现恶病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