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的中医治疗·目录

附一 常用抗癌中药

  白 茅 根

  [性味与归经] 味甘、性寒。入肺、胃、膀胱经。

  [功能与主治]凉血,止血,清热,利尿。用于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热病烦渴、黄疸、水肿、热淋涩痛、急性肾炎水肿。

  [用法与用量] 煎汤9~15克,鲜白茅根30~60克,鲜者效著。

  [注意事项] 脾胃虚寒、尿多不渴者忌服。

  大 黄

  [性味与归经] 味苦、性寒。入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

  [功能与主治] 泻热毒,破积滞,行瘀血,通经脉,抗衰老。用于实热便秘、积滞腹满、泻痢不爽、湿热黄疸、血热吐衄、目赤、咽肿、肠痈腹痛、痈肿疔疮、瘀血经闭、跌扑损伤、上消化道出血、外治水火烫伤。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,用于目赤咽肿、齿龈肿痛。熟大黄泻下力缓、泻火解毒,用于火毒疮疡。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,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。

  [用法与用量] 常用量3~12克,用于泻下往往用至9~12克。

  [注意事项] 产前、产后和月经期慎用,哺乳期忌用。

  夜 交 藤

  [性味与归经] 味甘、性平。入心、肝经。

  [功能与主治] 养血安神,养血通络。适用于虚烦失眠以及血虚肢体酸痛。

  [用法与用量] 15~30克,煎服。

  当 归

  [性味与归经] 味甘、辛,性温。入心、肝、脾经。

  [功能与主治] 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用于血虚萎黄、眩晕心悸、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、虚寒腹痛、肠燥便秘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痈疽疮疡。酒当归活血通经,用于经闭痛经,风湿痹痛,跌扑损伤。

  [用法与用量] 6~15克,水煎服。

  甘 草

  [性味与归经] 味甘、性平。入心、胃、脾、肺经。

  [功能与主治] 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、倦怠乏力、心悸气短、咳嗽痰多、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、痈肿疮毒、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
  [用法与用量] 3~10克,水煎服。炙甘草用于补气。

  [注意事项]

  (1)甘草多作配伍应用,一般不单独用。

  (2)甘缓壅气,能令人中满,故湿阻气滞、脘腹胀满者忌服。不宜大量久服,否则易引起浮肿。

温馨提醒:本书只供专业人士研究使用,不作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证。
你可能感兴趣
在线咨询